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瑞中法协):《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之后,你应该了解的三个问题




本文特邀作者蒋瑞远为瑞中法律协会的顾问。为了深入讨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前景与影响,在不确定中探寻未来,瑞中法协将于2021年5月9日在中国深圳南山共召中外商业与法律界精英,举办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就上述问题以及协定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与分析,从专业视角,解读复杂形势之下的风险与机遇。




问题一:完成谈判不代表发生效力


2020年12月30日21时15分,新华社在其官网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30日晚在北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1]所用的措辞乃是“完成谈判”,而欧盟方面发布的公告使用了“原则上达成投资协定(reach agreement in principle on investment)”的表述,[2]虽然表述有所差异,但都表明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当前状态,无疑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根据国际条约与协定缔结的一般流程,通常包括约文的拟定、约文的认证和接受约文的约束力三个阶段,需要经过谈判、签署、批准、交换或交存批准书和登记等程序。

中欧双方共同宣布《中欧全面投资协议》完成谈判,那么只是走完了第一个程序,但谈判也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从2012年2月,中欧双方启动谈判以来,历时7年35轮谈判。完成谈判只是完成了协定缔结的第一步,距离生效还有相当远的路要走。 



问题二:中欧双方的签署和批准程序问


欧盟运行条约》第218条规定了欧盟对外缔结条约的程序。协定文本谈判完成之后,还要经过签署和批准程序。根据第218条第5款规定,欧盟部长理事会可以根据谈判人的建议,决定授权签署,如果必要,也可以授权在生效之前临时适用。因此,签署也要得到欧盟部长理事会的授权,其常驻代表团委员会每周都会举行例会。

根据《欧盟运行条约》第218条第6款(a)项之规定,欧盟的对外条约与协定签署之后,如果涉及以下五类协议,即联系协定、欧洲人权公约、或条约的内容是以组织合作程序建立特别制度、具有重要预算意义,或者条约涉及普通立法程序或特别立法程序所适用之范围,则先由欧洲议会批准,尔后由欧盟部长理事会批准。此次《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属于上述之范围,因此,须先由欧洲议会批准。

此届欧洲议会共有705名议名,每月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一次会议。3月22日,由于欧盟制裁中方人员和机构,中国采取了反制措施。当天,欧洲议会决定取消原定于次日举行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审议会,增加了是否可以得到欧洲议会批准的不确定性。

中国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第五条规定了谈判和签署条约与协定的决定程序,中方草案须报请国务院审核决定。而签署后的六种条约与重要协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即(一)友好合作条约、和平条约等政治性条约;(二)有关领土和划定边界的条约、协定;(三)有关司法协助、引渡的条约、协定;(四)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条约、协定;(五)缔约各方议定须经批准的条约、协定;(六)其他须经批准的条约、协定。条约和重要协定签署后,由外交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外交部,报请国务院审核;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予以批准。

因此,《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完成谈判后,如果被认为属于上述六中条约与重要协定之一,还需经国务院审核决定后签署,再报国务院审核,后经全国人大常委员会决定批准,最后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批准,一共还有四道关键程序。 



问题三:《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任重而道远


中欧双方的全面投资合作突然介入了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使前景蒙上一层阴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欧投资协定不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恩赐,是互利互惠的。除此之外,欧盟部长理事会以及欧洲议会在批准程序上存在特定多数表决制度与全体一致表决制度,而欧盟在重大敏感议题上通常会采用全体一致表决制度,那么,必然增加了批准的难度。而且,在当前面临变数的情况下,已经完成谈判的协定文本会不会重新修改和谈判,欧盟会增加什么样的条件,这都面临着不确定性,也会在程序上影响批准及生效的进度。

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我们应该如何准备应对?为了深入讨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前景与影响,在不确定中探寻未来,瑞中法协将于2021年5月9日在中国深圳南山共召中外商业与法律界精英,举办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就上述问题以及协定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与分析,从专业视角,解读复杂形势之下的风险与机遇。



[1]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12/30/c_1126929012.htm

[2] https://trade.ec.europa.eu/doclib/press/index.cfm?id=2233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