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瑞中法协):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



2021年5月9日,瑞中法协与深圳律师协会一带一路与涉外法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1年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在深圳南山举行。本次活动由KKG律师事务所、Chigbu全球税务筹划公司、Ruggle Partner 及讯美科技广场协办。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厦门以及四川、湖南、浙江等全国各地的约150多名业内知名律师与各行业的大型企业高级管理者,以及粵港澳大湾区的相关政府机关和仲裁机构参加了此次盛会,此外,来自德国、英国、波兰、瑞士、非洲的数十位学术专家、学者和律师也通过在线方式参与了论坛。


本次论坛从中外、政府投资部门、仲裁机构、企业管理者、专业律师的视角全方位和多维度审视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未来,让思想流通起来,用思想的力量改变世界,促进全球的法律交流与合作,实现法律与商业的互通,推动多元文化理解及包容,这也是瑞中法协持之以恒所追求的价值观与愿景。 




 致辞: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广州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王天喜


广州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王天喜、前台积电总法律顾问、执行副总裁杜东佑(RichardThurston)博士、微软助理总法律顾问罗立凡和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深圳办公室主任高田分别致辞,拉开了论坛的序幕。广州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王天喜表示,来自全国各地和境外的司法、法律与律师界同仁齐聚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哨”-深圳,出席中欧投资及法律领导者论坛,从法律的视角共商《中欧投资协议》所带来新机遇,必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并代表广州仲裁委员会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广仲的发展方向为互联网仲裁,率先推出全球首个互联网仲裁标准,即“广州标准”,率先实现互联网仲裁。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前台积电法律总顾问兼高级副总裁Rchard Thurston)


前台积电法律总顾问兼高级副总裁杜东佑(Rchard Thurston)认为,“后数字化时代”对于律师,应当具有跨学科、跨法域的合作精神,特别是在跨文化的合作中,应当具有全面的合作和学习精神。在后疫情时代,传统的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逐渐被互联网的发展等全球活动所取代,因此,特别需要法律服务需要律师与产业的更深入的融合。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微软助理总法律顾问罗立凡)


微软助理总法律顾问罗立凡从微软自身和中国电信行业准入政策角度探讨了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和大湾区的展望。罗立凡指出,推动市场的开放对于今天的全球化至关重要。中国企业应当在不确定中谋求发展。因为“这即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此外,推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至关重要,中国在推动全球市场开放的过程中做了重要的努力。从数据安全的角度上,罗立凡指出,中国的数据保护标准和GDPR高度吻合。他期待,未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和大湾区的发展能够对外资进入云计算、电信增值服务以及互联互通的政策上带来更多开放和突破。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深圳)办公室主任高田)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深圳)办公室主任高田表示,瑞中法协自2019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瑞、中欧律师、学者、公营部门及私营部门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对实现全球法律人的交流和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对瑞中法协搭建的交流平台表达由衷的敬意。目前的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环境拨云诡谲,中欧投资的影响面临不确定性,因此,本次论坛对于促进中欧的法律及经济交流至关重要。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权威解读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欧洲议会议员贡纳尔·贝克教授)

 

伦敦大学亚非研究中心欧盟法律研究专家及欧洲议会议员贡纳尔﹒贝克教授肯定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对于中欧双方的价值,认为这是最具雄心的一项协定。他也分析了欧盟在批准协定的程序上拖延不决,甚至威胁停止批准程序的四个原因。一是存在众所周知的政治背景;二是美国对欧盟施加了强大的外交压力;三是欧盟将经济问题与道德要求捆绑在了一起;四是欧盟正在面临经济困境,却又离不开中国的庞大市场,特别是德国。因此,他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未来表示乐观。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世界贸易组织前资深参赞、瑞中法律协会多边事务处主任、高朋律师事务所顾问唐小兵)


前世界贸易组织资深参赞、瑞中法律协会多边事务处主任唐小兵认为,从多边贸易体制和投资的关系角度分析,欧盟对中国的投资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对欧盟的投资也有扩大的趋势。该协定将明确欧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不受中国内部政策的影响;并同意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内设立争端解决机制,处理违约纠纷;此外,经过进一步谈判,协定达成了新的开放承诺,例如取消数量限制、股本上限和合资的要求等。因此,CAI对WTO投资便利化协定的谈判也意义重大,包含很多影响外国投资深层次的议题:例如规范国有企业行为,加强补贴的透明度,针对强制技术转让制定的规则,以及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标准制定、劳工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在他看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是欧盟热望得到的一份协议,多边投资贸易体制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圆桌论坛1:《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启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潘立冬、刘立峰、罗立凡、俞佳琦、邵锦莉)

 

第一圆桌由深圳市律协一带一路及涉外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潘立冬主持,由广州市荔湾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刘立峰、微软助理总法律顾问罗立凡、通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俞佳琦、深圳国际仲裁院国际合作与发展处副处长邵锦莉等参与讨论。圆桌从政府投资部门、跨国公司行业、法律服务业和争议解决专业机构等视角探讨了协定的启示以及粵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刘立峰表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特别是对于广深、广佛等城市也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可能和新方向。最新数据表明,中国已成为欧盟最大的合作伙伴,2020年,中国和欧盟的商品贸易额达到5860亿欧元。一方面从欧洲对中国的投资行业看,其中一半的投资份额集中在制造业,汽车行业占了28%的份额。除此之外还有非常多优秀的行业、企业,合作空间很大。而另一方面,欧洲对中国投资规模最高时占比9%,目前是5%-6%,未来空间也很大。此外,从合作的欧洲企业形态看,95%是中小企业,他们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复苏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大的基础空间,刘立峰认为,目前是中欧合作的极好机会:“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不再是单打独斗的状态,在整合珠三角9市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7000万、GDP总量超过11万亿体量的资源基础上,再来看珠三角加上港澳的区域协调发展,未来的机会是不一样的。在这一基础上,从规则的融通、制度的衔接去创新和提升新的能级,将为大湾区发展和中欧双向投资合作,创造非常好的契机。”

 

微软助理总法律顾问罗立凡从微软自身和中国电信行业准入政策角度探讨了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和大湾区的展望。他提出,在中国,基础电信业务大部分不对外资开放,增值电信业务全资或部分对外资开放的情况下,云计算业务在中国要求100%国资。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对香港和澳门给予了特殊的政策,允许港澳公司以最多50%的股份进入大陆经营云计算业务。海南自贸区也在云服务、互联网服务上拥有特殊的开放性,允许实际注册在海南、服务设施在海南的自贸区内的企业可以100%外资控股,提供基础电信服务。他希望,国内类似的自贸区开放的政策可以遍及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他自贸区,提供更多电信方面的更开放的政策细节。

 

通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俞佳琦认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启示是,金融的三方面可以有利于粵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一是促进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提升本外币兑换和跨境流通使用的便利度;二是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内地与港澳的金融合作;三是探索绿色金融之路。法律界一直都对欧洲企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企业到中国来非常关注。同时,外资也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开放程度十分重视。她注意到,中国在2019、2020年先后公布了一系列加快包括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领域开放的措施。她认为,从最新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判内容来看,中国是一直维持了政府近期一贯的开放承诺的。“中国一直十分重视金融业的引擎作用,近年来广东省出台了多个支持金融创新发展的措施。”

 

深圳国际仲裁院国际合作与发展处副处长邵锦莉认为,随着大湾区海外投资总量的逐年增长,国际投资仲裁为大量的跨境商事纠纷、稳定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和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在40条授权事项清单中,关于国际仲裁的事项列在第29条,指出要以深圳经济特区国际仲裁机构为基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目前,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交流合作平台已建成并揭牌。邵锦莉希望前海和河套等地能吸引更多大湾区的仲裁调解机构,包括港澳地区的大律师事务所,为湾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为探讨大湾区法制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探索新的路径。

  

圆桌论坛2:中外律所国际业务发展新机遇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闫鹏和、森胁·章、高俊、高田、江家喜、黄玲、邢亮)

 

第二圆桌由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闫鹏和主持,由安德森·毛利友常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森胁·章、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俊、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深圳办公室主任高田、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家喜、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玲、北京斐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邢亮等参与讨论。圆桌探讨了特别是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带来全球新变局以及中国新贸易规则实施环境下,律所与涉外律师在国际业务上该如何前进,同时也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及如何抓住新发展机遇。律所的国际化还是律师的国际化,律师掌握了外语是否代表实际国际化,国际思维对国际化的重要作用以及律所在全球开设办公室是否是真正国际化等问题上,各发言嘉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启示。

 

日本大型律师事务所安德森·毛利友常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森胁·章回顾了律所的国际化之路,比较与中国律所国际化模式的不同。其律所的并非同中国律所采取的并购当地的律师事务所或实质性合并方式,而是原则上采用外商直接投资或绿地投资。安德森·毛利友常律师事务所在国际化过程中最注重的是当地的办案质量,认为质量控制是律师事务所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俊认为,以中国的体量,律师及律所在世界上能不能驰名于世界,关键在于法律和文化方面能不能站起来,能不能为世界提供一套更为合理,更为适应世界的规则。国际化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一代人改变思维。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家喜表示,律所的国际化模式不一定是做大做强,而做精做强。律所的国际律师要在国际上广泛交往,扩大影响力。北京斐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邢亮认为,律所的国际化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事情,对于不是头部的律所而言,律所的国际化是一个伪命题。非头部律师不要为国际化的光环而吸引,而是应该开拓新兴领域。

 

圆桌论坛3:新贸易规则下跨国企业的投资、运营、合规及争端风险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周争平、张熙、关华、石磊、霍伟)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不仅影响了跨国企业的投资、运营、合规及争端风险的管理,论坛的第三圆桌:新贸易规则下跨国企业的投资、运营、合规及争端风险由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周争平主持、茵创国际合伙人张熙、晓枫网络首席执行官关华、OPPO法律总监石磊、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霍伟参与讨论。


周争平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而企业合规则是出海企业行健致远的重要前提。茵创国际并购有限公司合伙人张熙根据企业的经历,希望法律界能为企业界到欧洲投资提供帮助。晓枫游戏首席执行官关华认为,法律介入一般在发生争端之后,而企业在事前和事中就需要专业的法律团队和专业的律师的支持。


OPPO法律总监石磊从生动的案例出发,讲述了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等实际问题,他也详细梳理了合规发展的时间轴,从宏观层面审视了中国企业面临的美国合规监管形势,并就如何做好合规提出自己的意见,企业需要建设合规体系,提出合规声明,制订行为准则,以及一系列合规制度,并通过流程、组织和文化三个方面将合规制度落地。一是合规流程通过数字化手段融入到业务当中去,二是设立非法律人员而由业务人员担任的合规官,三是企业文化和合规文化相结合,如果没有发自内心对于合规的认同,合规的有效性就难以得到保障。中国金融投资争议解决论坛秘书长、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霍伟从专业角度切入问题,针对企业遇到的法律困境,提出了有效而实用的解决方案与防范建议。



圆桌论坛4:跨国争端解决机制的新选择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张健、古德森·乌古楚克、菲利普·哈克特、帕维尔·西柯拉、陈建)


第四圆桌由菲利普·哈克特皇家律师主持,中国仲裁法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建、特许仲裁员协会仲裁员古德森·乌古楚克(Godson Ugochuku)、KKG 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帕维尔·西柯拉及大成律师事务所(深圳)办公室主任张健参与讨论。


第四圆桌围绕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的未来进行深入的探讨。国际调解已经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有相对成熟的实践,但是国际(包括调解方式及其实践)在世界各地都不尽相同。比如,在中国的调解大多情况下被视为庭前程序的一部分,由法庭进行监督及实践。圆桌分析了中国公司在海外的投资项目中如何保护自身的利益,防患于未然。


来自波兰KKG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帕维尔·西柯拉(Pawel Sikora)表示, 在合同中的条款应当何约定从而防患于未然?新冠疫情下的互联网仲裁及调解方式为来自中国的投资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以波兰为例,中国的投资者不仅仅可以选择大型的机构,同时也可以考虑选择相对灵活较小型的争端解决中心。


来自非洲尼日利亚的特许仲裁员古德森·乌古楚科(Godson Ugochukwu)表示,国际调解的传统根植于非洲的传统文化中;在非洲的调解往往从整体的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来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其核心在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及凝聚力。非洲的调解文化非常重视事实的真实性以及中立性的构建,这与世界的调解方式以及调解的文化不谋而合。


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建从中国出发,认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的争端仍需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适用不同的法律体系进行解决。但是,协定对于防患于未然的争端解决机制仍有很大的启迪。首先,对于争端的预防,有很多新的机构成立,其中包括由中国贸促会成立的国际争端预防与解决中心;第二,中国的很多仲裁机构也在逐渐改革,以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式;第三,新的仲裁形式,包括在线仲裁、以及允许(在一定程度上的)非机构仲裁等,在一个良性的市场机制下,势必带来中国的替代争端解决机制的进一步发展。


大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健认为,中国律师在国际调解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深圳在国际调解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和欧盟等不同的国家签订的投资协定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如将调解作为重要的解决争端的方式。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全球治理的法制化发展也促进了争端解决的现代化发展。

 

圆桌论坛5:数字时代的法商融合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商聪聪、赵洵、汤恒、闫鹏和、肖万华、章升)


本次论坛的第五个圆桌讨论是数字时代如何实现法商融合,由国浩(宁波)律师事务所商聪聪律师主持,成都市华盛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赵洵、广东育资律师事务所主任章升、智食荟董事总经理汤恒、上海市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主任肖万华和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闫鹏和参加了圆桌讨论。


赵洵认为,新时代和新环境的要求国内律师可以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国际的法律服务。汤恒认为,在数字时代,应当更好地通过如电子化合同的方式促进法律和商业之间的联系及发展。此外,利用大数据的预警机制可以更好地密切法律和商业联系。


肖万华认为,作为企业的主管人员,应当有良好的法商意识,这对于结果的控制和意义有实际的意义和经济价值。律师的价值在于运用策略来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作为律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执行。数字时代,也为年轻的新一代提供了可能。


闫鹏和认为,律师应当懂商业模式,应当有经济头脑,应当站在企业的角度来思考法律问题。律师也应当考虑法商融合的限制,这也要求律师有较高的职业操守以及职业道德。章升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角度分析了法商融合对于个人数据保护的影响,因此,更好地注重数据合规会为企业保驾护航。


 

总结:不确定中寻找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最后,中外法律实务者和学者结合《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内容,进一步讨论了跨国争端解决机制的新选择,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深圳调解中心专家调解员袁培皓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代表性商事仲裁机构及其优劣,认为投资仲裁机制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是解决投资争议的重要方式。


深圳律师协会一带一路与涉外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育资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潘立冬表示,中国近些年的发展已经迈入了新的阶段,随着RCEP的签订与可能在不远的未来签署的CAI协定,国家司法体系与国际的交流与对接也越来越多,对律师团队的国际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涉外律师队伍需要保持对新知识的敏感度与饥渴感,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能够替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库巴斯﹒科斯﹒加克斯基(KKG)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帕维拉﹒西柯拉(Pawel Sikora)表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批准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也存在其他合作的可能性,在协定的落地方面,也许需要未来付出更多的努力,他相信这个协定对于中欧和中美对有深远的价值与意义。美国加尼福利亚州旧金山的Chigbu&Co创办人祁约翰 (John Chigbu)瑞士专业从事跨国公司法律咨询及争端调解的拉格尔律师事务所(Ruggle Partner)合伙人彼得·拉格尔(Peter Ruggle),也在线上表示了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乐观前景以及对本次论坛的支持。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与会嘉宾合影)


活动主办单位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瑞中法协SCLA

瑞中法协(SCLA)于2019年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其使命是推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与公共政策、产业的专业交流,推动跨文化的理解,实现全球法律人之间的专业合作,并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律师声音。瑞中法协致力于促进欧洲和亚洲国家之间对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和制度差异的理解,这种理解旨在建立一个更加透明、协作和一体化的法律世界。协会由超过18个国家/地区的200余名成员组成,成员分别来自法律行业、司法官员、国际组专业行业、学术界4大行业。


“一带一路”及涉外法律专业委员会

深圳市律师协会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相关法律成立的行业自律性组织,是由深圳市全体律师组成的社会团体法人,受深圳市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监督和上级律师协会的指导,依法对深圳律师实施行业管理。深圳律协的主要宗旨是:提高律师的执业素养,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律师业发展规划和律师执业规范,支持律师依法执业;负责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教育和督查,开展律师的交流培训活动;协调律师与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的关系;宣传律师工作、举办律师福利事业等。“一带一路”及涉外法律专业委员会是深圳市律师协会下属的30个专业委员会之一,致力于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中相关法律问题,促使深圳律师和深圳法律服务主动“走出去”,同时也加大培养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力度,做大做强律师事务所。



活动协办单位

Kubas Kos Galkowski(KKG)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Kubas Kos Galkowski(KKG)是⼀家始创于波兰、全球性的律师事务所,在全球争端解决中享有盛名。KKG 曾被Rzeczpospolita报评为年度争议解决与仲裁律师事务所(2019)。 


KKG擅⻓以下领域:法院和仲裁程序;集团诉讼;房地产法(包括项⽬融资);建筑⼯程协议;银⾏和⾦融;公司法和商法;合规;合同法;并购交易;反垄断法以及破产法和企业重组;⾏政法和程序;以及能源法。KKG律师事务所是“⼀带⼀路”律师联盟律师事务所。

Ruggle Partner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Ruggle Partner是一家在瑞士知名、从事跨国公司法律咨询及争端调解的律师事务所,在瑞士的苏黎世及卢塞恩都设有办公室。


Ruggle Partner的服务特点是始终专注于寻找整体解决方案,完成其客户的经济目标并保护他们的利益。Ruggle Partner以创造性和承诺闻名。其目标是不仅要找到法律上可持续的答案,而且要找到最佳的商业解决方案。

讯美科技广场

2021中欧投资与法律领导者论坛全程回顾

讯美科技广场位于深圳市高新区中区,是讯美科技公司旗下集总部办公、科技研发、金融商务、人才交流、商务配套、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智能现代综合产业园。园区占地3.7万㎡,总建筑面积23万㎡,总投资约19亿元,主体建筑包括3栋高层研发办公大楼。



特别鸣谢


华夏智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国洋烟酒行



战略合作伙伴


广州仲裁委员会

日内瓦国际调解中心(GIDI)

国际知识产权商业委员会(IIPCC)

中伦律师事务所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大成律师事务所

LEX AFRICA

中机联

中国金融投资争议解决论坛(CFFID)



媒体支持


中国日报

南方日报

凤凰网

文汇报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深圳特区报

深圳晶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