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内容简介
1942年3月,斯利姆接到远在巴格达的上级司令官电话,要求他三天之内飞往印度。之后英印军总司令部又将其调往缅甸。在那里,仰光刚刚陷落,英国军队艰难脱险,地面和空中两个方面的形势都令人十分焦虑。斯利姆临危受命,出任英缅第1军军长。
当时英军在缅甸存在诸种问题,如空军司令部 设在加尔各答,而陆军司令部设在曼德勒附近的眉苗,斯利姆认为这不利于地面和空中协同作战。繁冗低效的司令部、先后有五个不同的上级司令部轮流负责缅甸的防务和后勤补给、作战指挥一直分离,种种问题一直妨碍着英军的对日作战。此外,还有在丛林战方面训练不足、兵力和装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紧迫的形势下,斯利姆冷静分析作战目标,*终拿定主意,决定反击日军。
从马圭—东敦枝一线的反击战惨败到撤退印度、士气低迷,从接管新组建的英印第15军、厉兵秣马到*次若开战役的惨败,从科希马战役扭转战局到伊洛瓦底江畔战役的致命一击,*终抢占仰光,打赢*后一战,战事跌宕起伏,斯利姆用高超的指挥艺术、诚恳的反思力、洞察人心的细腻和干脆利落的决断力,从丘吉尔口中的“我不相信一个有着像斯利姆这样姓氏的人能好到哪里去”一步一步成长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秀将领”。
作者简介
[英]威廉·斯利姆(William Slim,1891—1970),英国陆军元帅,第一代斯利姆子爵,二战名将。他1891年出生于英国布里斯托尔,1908年入读爱德华国王学校,尔后加入军官训练团。1914年8月22日,以代理少尉军衔到英国皇家沃里克郡团服役,随军参加一战。1918年11月,转隶英印军,以代理少校军衔到第6廓尔喀步枪团就职。1937 年入读英国皇家国防研究院,毕业后,出任第7廓尔喀步枪团第2营营长,随后又出任英印高级军官学校校长。
二战爆发时,斯利姆就任英印第5师第10旅旅长,前赴非洲作战,再度负伤。1941年,升任英印第10师长。日军入侵缅甸后,英印军节节败退,1942年3月,斯利姆临危受命,出任英缅第1军军长,克服重重困难,率军撤抵印度。斯利姆此后历任英印第15军军长、第14集团军司令官和第11集团军群总司令,反败为胜,领军收复缅甸,特别是在科希马和英帕尔战役之中,决定性击败日军,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出任澳大利亚总督。东南亚盟军最高统帅蒙巴顿勋爵认为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
《纽约时报》《纽约客》《伦敦标准晚报》联合推荐
第一位是精神,第二位是理性,最三位是物质,这也是法律人需要具备的素养和精神。
—《瑞中法律评论》编辑部
激动人心的故事、条理清晰和扣人心弦的叙事、合理而严谨的情节……本书的每一页都闪耀着作者深远无边的卓越视野。
——《纽约时报》
斯利姆的经验教训都是无价之宝,其是领导力精进之课。
——《纽约客》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优秀将领的著作。斯利姆的阵中实录,透着一丝不苟的坦诚,而且令人深深感动,读过此书的人都毫不怀疑,他不仅展现了一个军人的形象,而且也是我们之中的一名普通人。
——《伦敦标准晚报》
《反败为胜》是一本珍贵的著作,一本指挥官的自传,与此同时揭示了一位触手可及之人,他正派而又深具魅力……
——《纽约先驱论坛报·书评周刊》
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战争及军事冒险著作之中,本书必定也能占据一席之地。其展现了丰富的人类洞察力,生动描绘了天赋才能,揭示了战士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军事史上,其他著作很少可以与之并驾齐驱,更遑论超越了。
——《战场杂志》
评价
目前还没有评价